新龙之传奇(新龙科技商品房)

admin 2021-09-04 传奇手游 80 ℃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
正文

许多国人的历史兴趣和“知识”,早年间来自评书,比如《杨家将》《岳飞传》;后来一度来自小说;这些年则主要来自影视作品。电视剧《清平乐》,引发了一股宋史热,剧中闪亮的“全文背诵并默写天团”让之前存在感极低的宋仁宗进入大众视野。今年刚好是宋仁宗诞辰1010周年。不过无论是评书小说还是电影电视,都少不了艺术加工,历史的真相还得从书里去寻找。

历史与真相

故宫南薰殿旧藏宋仁宗坐像。

有太子没狸猫

被冤枉的刘太后是位女政治家

他是“狸猫换太子”的主角——这是许多文章介绍宋仁宗的第一句话。

在故事里,李妃、刘妃各有身孕,宋真宗言:如有生皇子者立为正宫。于是刘妃与太监郭槐设计,用剥去皮毛的狸猫换了李妃刚刚产下的皇子……多年后,包公审案,设法让仁宗母子相认。刘太后见奸计败露,惊惧而亡。

在京剧、川剧、秦腔、昆曲等诸多戏曲里,“狸猫换太子”都是长盛不衰的剧目。

然而,宋仁宗最具知名度的这个“标签”却是纯属虚构。

李氏怀孕时还只是一名小宫妇,根本不可能与高居妃位的刘娥争宠。刘妃抱养侍女所生皇子,在当时合乎宗法,无需诡计。刘妃对孩子视如己出,让宫中的好姐妹杨妃代为抚养,赵祯平日唤刘妃“大娘娘”,唤杨妃“小娘娘”,母子三人十分融洽。亲娘李氏生前,刘娥亦友善待之,找来其贫居民间的弟弟授以官职;李氏去世后,刘娥以一品礼仪安葬。有了赵祯这个儿子,刘娥当了皇后,又当了太后,在垂帘听政11年后身故,赵祯这才得知自己生母另有其人。外间不是没有李宸妃“死于非命,丧不成礼”的传言,仁宗半信半疑,为生母易梓宫之日,他惊讶地看到母亲“玉色如生,冠服如皇太后者,以有水银沃之,故不坏也”,终于释然,叹息道:“人言其可信哉!”

《宋仁宗:共治时代》

吴钩 著
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
宋史学者吴钩的新作《宋仁宗:共治时代》中特别考证了“狸猫换太子”的演绎历程。故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杂剧《抱妆盒》,故事框架和人物设定都已成型,但狸猫和包拯尚未入戏。有趣的是,它仿写自另一部元杂剧——著名的《赵氏孤儿》,剧情高度相似。《赵氏孤儿》的主题是“存赵”,而《抱妆盒》的主题是“救宋”,后者的编撰是否源自大宋遗民“存赵救宋”的梦想?

后来,刘太后的故事慢慢改编、衍生出《仁宗认母》《金丸记》等。而《金丸记》,或因情节与明代成化朝万贵妃的宫闱秘闻暗合,故于明代中后期流布更广,出现了更多改编版本,包公就此登场成为主角,宋仁宗反而成了“打酱油”的角色。明代《龙图公案》等均是如此。

入清之后,故事改编进入全盛时期,清传奇《正昭阳》加入了更多戏剧冲突:刘妃勾结太监郭槐骗走太子、摔死公主反诬李妃、包公回朝审案、刘太后服毒自尽……而“狸猫换太子”这一后来成为经典的情节也终于出现在清小说中,后来更随着《三侠五义》而流传开去。

就这样,戏文与历史的真相渐行渐远,就连最初的“创作动机”也模糊不清了。

吴钩不厌其烦地考证“狸猫换太子”之源流,是想提醒我们:“经由民间文艺作品的演绎,历史会变得面目全非。”

最后介绍一下:被冤枉了几百年的太后刘娥,出身寒微,却“性警悟,晓书史,闻朝廷事,能记其本末”,是位女政治家。她深得真宗赞赏,在真宗身体康健时,就已预闻政事,在皇帝“久疾居宫中”的天禧年间,政事更是“多决于后”。后来仁宗登基,她先后不动声色地收拾了权倾朝野的丁谓、飞扬跋扈的曹利用。垂帘11年,她基本上做到了知人善任。在她听政之初,中国益州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——官交子。连司马光也承认她“保护圣躬,纲纪四方,进贤退奸,镇抚中外,于赵氏实有大功”。

生前庸碌身后盛誉

仁宗“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”

清初彩绘版《帝鉴图说》之《天章召见》,讲述宋仁宗在皇家图书馆天章阁召见大臣,咨询时政阙失,请众臣畅所欲言。(法国国家图书馆藏)

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,仁宗朝是赵宋的巅峰。

它莺歌燕舞,华晔玉瑾,性格如宋词般温婉,气质如兰花般高雅。它市列珠玑,云盈丰华,创造了不可一世的繁华和登峰造极的文化。

这是一个值得仰视的时代。

这是《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》一书序言的开篇。

这个时代,文化昌盛。唐宋八大家中六位活跃其间。宋词豪放、婉约两大流派执牛耳者——苏大学士、柳七官人风头正健。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,石介、周敦颐、程颢、张载等“宋初三先生”“北宋五子”相继登场。

这个时代,科技飞跃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(火药、印刷术、指南针)在此时突飞猛进。发明了世界最早自动天文钟的苏颂,与《梦溪笔谈》的作者沈括茁壮成长。

这个时代,政治清明,社会安定,名臣辈出,范仲淹、富弼等人堪称朝廷中坚,王安石、司马光等崭露头角,包拯、狄青更成为民间传奇。

这个时代,商业发达,经济繁荣。城市功能得到历史性拓展,店铺林立,集市兴盛,服务业朝气蓬勃,民间贸易风生水起。

这个黄金时代有着一个怎样的君王?

《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》一书从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《宋史》、书信、笔记等史料入手,全方位展现宋朝之绝代风华、盛世背后的纷争权斗,以此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治特色、时代气质与人文气象,对史料进行了新的挖掘和解读。然而,书的主角怎么看都是宋仁宗的臣子们——从我们熟悉的范仲淹、欧阳修、晏殊、包拯、狄青,到我们从古文中依稀得见背影的滕子京,以及我们不那么熟悉的官场不倒翁吕夷简、三度为相前后跨度半世纪的文彦博……宋仁宗倒像是盛世的背景板。

《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》

郭瑞祥 著

现代出版社

也难怪,谁让赵祯不是一个有故事的君王,他的一生太平淡了。

宋史学者吴钩,著有《风雅宋:看得见的大宋文明》(“2018年度中国好书”)等。有别于“吴钩说宋”系列其他作品的纵览、概说,《宋仁宗:共治时代》是吴钩所写的第一部人物传记,“希望能够写出他的性格与命运,他的尊贵与无趣生活,他的少年老成与暮年孤单,他的善良与懦弱,他的仁慈与宽厚,他的爱与哀愁,他的进取与退缩,他的坚持与妥协,他的任性与克制,他面对宿命的无可奈何。”那个一生谦仰克制、平庸无为却成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的宋仁宗,在这部厚重的书中,在群臣的包围中,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。

有意思的是,赵祯在位时士大夫对他并不满意,包括范仲淹、苏辙在内的各位大臣没少批评他,有的还言辞相当激烈。他宠爱张贵妃,提拔了贵妃的伯父,谏官们不依不饶,又是上奏章又是撂挑子,最后要跟仁宗廷辩。说不过谏官的仁宗要走,包拯竟然上前拽住仁宗的衣襟,说到激动处,唾沫星子喷了皇上一脸。

然而,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为“仁”的君主,这是他一生的主色,从未改变。

他龙驭上宾的消息传到洛阳时,“城内军民以至妇人孺子,朝夕东向号泣,纸烟蔽空,天日无光”。宋朝派出使臣前往辽国告哀之时,发现辽国人也在哀悼这位邻国的皇帝,辽道宗耶律洪基抓着宋使的手号恸:“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。”

“视周之成康,汉之文景,无所不及,有过之者,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。”这是北宋大学者邵伯温对赵祯时代的评价,也是有宋一代士大夫的共识。明代士大夫亦对他评价不俗,称“宋之英主,无出仁宗”。

宋人为什么高度赞赏仁宗“百事不会,只会做官家”?吴钩认为,“百事不会”不是无能,而是说君主应该谦仰,不逞强,不与臣下争胜;“会做官家”是指深谙为政之要。宋朝士大夫推崇的“垂拱而治”,绝不是指政府庸碌无为,而是强调君主当以无比尊贵的身份高拱在上,不亲细故,以宰相领导的政府具体执政,以独立于宰相的台谏监察政府,从而形成良性的权力制衡,达成优良的治理。宋仁宗一朝开创了历史上真正的君臣共治时代。

温和低调的皇帝,青史留名的群英,熠熠生辉的时代。宋仁宗和他的时代,值得细细体味。

书见宋朝那些事

《汴京之围》

郭建龙 著

天地出版社

以详实的笔触复盘“靖康之难”发生过程,

从北宋末年宋徽宗父子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、

财政收入、制度管理、人员任免等方面解析,

用全新视角、以叙事笔法书写北宋的盛衰之变。

《岳飞十讲》

符海朝 王曾瑜 著

河南文艺出版社

集中呈现出岳飞的身世、性格、戎马生涯,

以及岳飞与宋高宗、主战派、主和派之间的真实关系等。对史料的甄别严苛,

纠正了广为传播的许多谬误,

比如岳飞后背刺的是“尽忠报国”而非“精忠报国”,

所谓岳母刺字,只是故事。

《南渡君臣:宋高宗及其时代》

虞云国 著

上海人民出版社

从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刹那覆灭,

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权初步立足的历史过程,

以及宋高宗与岳飞在宋金和战上特殊的君臣关系等,

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。

《南宋行暮:宋光宗宋宁宗时代》

虞云国 著

上海人民出版社

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宋光宗、宋宁宗的统治:

蒙古铁骑西征、南侵,无往不胜,西辽、花剌子模覆灭,西夏、金朝、高丽乞和……

但南宋却完全缺乏现实危机感。

后人读史至此,不能不为南宋扼腕和忧心。

《宋:现代的拂晓时辰》

吴钩 著
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
通过对海量文献和宋画的解析,

小如宋朝的夜生活、瓦舍勾栏、娱乐活动、美食假日,

大到宋朝城市化、福利体系,皆捕入书中,

颠覆了一些史学家对宋朝“积贫积弱”“太窝囊”的判断。

《风雅宋:看得见的大宋文明》

吴钩 著
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
从宋画角度呈现的别开生面、活色生香的风雅大宋。

《宋代市民日常生活》

伊永文 著

中国工人出版社

以文化随笔的方式来介绍宋代市民生活的各个层面,从争标弄潮到防火技术、

从撮弄杂艺到诸色饮食,

从婚育习俗到休闲生活……

生动地再现了宋代市民日常生活百态。

《宣和四年:大宋王朝1122的中国格局》

祁新龙 著

团结出版社

《宣和四年》的主角是宋徽宗,算是宋仁宗的孙子辈,以宣和四年(1122年)为圆点,讲述前后几年发生在中国版图上的各种故事。

北宋没落的明显标志是靖康之变。人们不免好奇:靖康之变的前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,导致北宋极速堕落?这也是祁新龙写作《宣和四年》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1122年,是北宋宣和四年,是辽保大二年,是金天辅六年。当时,辽国的皇帝是天祚帝,一个骄奢淫逸的帝王;在长白山雪域上,金国的皇帝是完颜阿骨打;在辽国版图之中,还有个正在崛起的蒙古族,首领是合不勒,建立了蒙兀王国。宋朝的统治者则是著名的宋徽宗赵佶,那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,喜欢花石纲,偶尔挥洒自如,瘦金体无人能及。

翻阅各种史书,1122年在历史上是个普通的年份,很难从中找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却有着太多影响历史进程的因素。《宣和四年》从1122年入手,从宋史中撕开一个小口,上下追溯,关注那些看似并不相干却内在相互影响的历史小事件,找出史书中简单描述后面隐藏的故事,从外交、经济、军事等多维度展开叙述,试图找到北宋没落、金国崛起的原因。

刚刚接过大宋江山的徽宗赵佶,还是希望干一番事业的——他的第一个年号是“建中靖国”,意为使国家安定、繁荣富强,表明了其政治态度和治理目标。《宋史》评价宋徽宗:“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,纵欲而败度,鲜不亡者,徽宗甚焉。”风流绝代的才子如何走到这一地步?《宣和四年》努力还原宋徽宗的“败家”过程,把人物的命运与选择放置于时代客观背景下予以考察,独特地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性,融入了作者对历史、对人生的思考,用现代的视角去观望历史,也用历史的视角审视现代。

修史者评“徽宗多能,惟一事不能”“独不能为君耳”,与“百事不会,只会做官家”的宋仁宗两相对比,实在令人感慨万千。

来源:北京日报副刊微信公众号|作者 赵婷

编辑:周文丽 赵婷

流程编辑:吴越

本文TAG:

网站分类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
传奇手游发布网站